
《青島日報》10月8日第11版報道集團股份公司,標題為:青建集團:改制重組帶來了什么
9月27日,我省最大的建筑企業——青建集團迎來改制一周年。一年來,該集團在業務拓展、科研創新等方面均取得了較大的成功。
時間追溯到去年9月,作為一個有著50多年歷史、見證了新青島城市建設滄桑巨變、為中國建筑企業和青島贏得了諸多榮譽的青建集團“高調”改制,“引進戰略合作伙伴、實現強強聯合,抓住資本市場機遇、努力打造新的融資平臺等方面努力作為”等等驚人之舉吸引了眾多注視的目光。
應該說,“新青建”自誕生之初便有了純正的“血統”。 完成改制重組的青建集團,按照《公司法》要求建立了新的法人治理結構,并聘請國內知名專家,經過科學調研論證,制定了2008-2010三年發展戰略,為更好更快地發展提供了強大的體制優勢和持續不斷的動力。一年來,青建對企業的機制、體制、機構、經營模式、管理方法等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。
現代企業制度的設立為青建帶來了靈活、高效的機制,直接帶動了其在市場上的良好表現,截至目前,營業額同比增長超過30%,新簽合同額同比增長65%。同時,青建集團目前在海外18個國家設有20個境外機構,一年來中標金額億元以上的項目7個,累計超過28億元人民幣,完成新簽合同額比去年同期增長172%。尤其是在新加坡中標碧山第24街私人組屋地段,成為我國承包商拿到的第一個海外DBSS(Design, Build and Sell Scheme)項目。
作為公司主業之一,青建集團的地產業務也取得了不俗業績,青建地產旗下企業年開發量達百萬平方米,囊括大型住宅小區、寫字樓、商住樓、別墅、公寓在內的各種產品形態。一年來,青建地產憑借優秀的品質榮獲“地產中國著名樓盤”、“中國建筑設計創新樓盤”等多項榮譽獎項,并成為建設部“金牌建設試點項目”、“國家康居示范工程”。在2008年上半年,青建地產品牌項目(青建•尚東區、青建•橄欖城)包攬青島樓市銷量TOP10排行榜前兩名。
改制后,青建集團加大科技創新力度,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級技術中心,針對工程遇到的實際問題開展攻關,取得了優異的成績,有8項成果達國際先進水平,5項成果達國內領先水平,3項施工工法被評為國家級工法,申報國家專利12項并全部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受理。其中,“沿海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理論及應用技術”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,是山東省建筑業唯一的國家級科技進步獎。
在剛結束的2008北京奧運會上,青建集團及其成員單位承建了青島奧帆中心等,參與建設國家體育場(鳥巢)、國家游泳中心(水立方)等工程,均運行良好,保障了奧運會順利舉行,特別是青島奧帆中心贏得了各方高度評價。
據了解,目前青建集團發展勢頭強勁,在青島十強企業的排名穩步上升,位列第八位;在今年的中國500強企業中,青建實現營業額111億元,排名第411位,較上年提升29名;連續入選ENR全球最大225強國際承包商。青建在山東省建筑行業內創造了多項第一:首家取得房屋建筑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、首家設立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級技術中心、首家獲得全國質量管理獎、獲得魯班獎次數最多、駐外機構和境外營業額最多、年營業額最高。
基于這樣的勢頭,我們有理由相信,在接下來的日子里,青建集團將在尋求新的發展道路,并在縱深和橫向發展坐標上取得新突破,并將以更加具有說服力的業績,生動地詮釋改制重組給企業帶來的變化。
本報記者 沈俊霖
具體版面安排詳見網址——
http://ribao.qingdaonews.com/html/2008-10/08/content_1084074.htm